当我读完了美国著名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的《谁动了我的奶酪》一书,我深深地被震撼了。我发自内心地就认为我就是书中那个自以为是,又坚决“不改变”的小矮人“哼哼”。还是抱着守旧思想,在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改变了,而自己不愿意承认发生的改变,自己更不愿意做出改变,还在觉着“一切都未发生改变”,从而导致自己的各方面水平停滞不前。在当今社会中,自己没有新的进步,就如同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其实,自己不愿意改变就是不愿意接受进步,而且,否认其他人的进步。当读过本书后,自己恍然大悟,其实身边人的进步,我要是多留意一些,是能够发现的。现在身边人相继找到自己的新“奶酪”,我应警醒,不能坐井观天,要向自己的“迷宫”发起冲锋来。
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小矮人“唧唧”,当他发现了身边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,他开始觉悟到:如果不改变,你就会被淘汰。但当他迈进新的迷宫的第一步时,对新迷宫的恐惧感骤然升起,但是他始终勇往直前,坚定自己的信念,不惧怕未知,奔向迷宫,奔向寻求奶酪的一条条路径,他在想:在路上总比原地等待来得踏实。即使走向了闭路,换条路走也许就是开路。走上追寻之路,就不能轻易放弃。
现在此时此刻,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让我想起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、不懈奋斗,所形成了井冈山精神、长征精神、遵义会议精神、延安精神、西柏坡精神、红岩精神、抗美援朝精神、两弹一星精神、特区精神、抗洪精神、抗震救灾精神、防疫精神等等伟大精神。也让我联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,总书记从首都北京的一名知青到了条件艰苦的陕西梁家河村插队,再从“高高在上”的中央军委工作,一下子到了河北正定工作,他的这两次都是生活、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但是,习近平总书记每次都随着发生的变化而变化,没有不承认发生的变化,没有消极对待变化,反而这些变化让他经过了历练,有了更加坚毅的品格,坚韧不拔的毅力。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委组织部报到时,要求河北省委组织部安排他到平山县去担任一个公社书记,他自己说原来在陕西梁家河插队时经常与公社书记打交道,因为熟悉公社书记的工作,所以希望担任一个公社书记。后来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等原因,河北省委组织部决定他去正定县担任县委副书记。
当习近平总书记刚到正定工作时,好多人认为他就是一个“官二代”,就是为了捞取经历资历的,受不了基层的苦,没有想到的是,习近平总书记一干就是三年零两个月,而且事事认真负责。当前,领导把我放在现在的岗位上,也是对我的信任,我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,事事做到认真负责。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大队时,他自己要过“五关”,“跳蚤关”“饮食关”“生活关”“劳动关”“思想关”。我自己也要闯过自己的关口,“思想关”“恐惧关”“得过且过关”等等。
很多时候,变化无处不在,起起伏伏的生活才能勾勒出人生壮丽的画卷。
无论是老骥伏枥,还是朝气蓬勃,我都要心存千里之志,寻找自己的新鲜“奶酪”。
微博
微信公众号
头条号
抖音号
快手号